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
机构动态
感人故事
政策法规
案例汇编
援助型项目
媒体报道
江阴市华士化工助剂有限公司
新闻中心
小拉姆爸爸的喜悦:我的女儿可以住校啦!
作者: 信息部 || 时间: 2012-2-17 || 来源: 信息部 || 点击: 9959

筑巢行动——宁蒗县项目援助纪实

        6岁的小拉姆今年开始上宁蒗县加泽“村”完小学前班,小拉姆有个特别的愿望,能在学校里有一张自己的小床铺,这样就不用每天步行半个多小时上学。
一、“村小”中的特别“完小”
        加泽“村”完小地处宁蒗县最偏远的拉伯乡,海拔4000多米的加泽大山将加泽村同外界阻隔开来,近年修建的一条砂石路已经被不断的山体塌方和山洪变得泥泞不堪,公路非常窄,大部分路段只能过一辆车,所以,在这条车辆极为稀少的路上也会另类的“堵车”,而住在大山里的很多人只有春节才出一次山,到县城采办年货。

       恶劣的交通条件造成了加泽“村”完小的特别的办学模式。20世纪80年代,为了应对小学生入学高峰,在一些偏远农村设立村小,通过这种分散布点办学、学生就近入学方式,把学校办到学生家门口,所谓“村小”一般只有1到3年级,3年级以后就要到乡镇中心完小去上学,中心完小一般有1到6年级。
         近几年来,随着生源的减少,这种规模小、布点多的格局逐渐被撤并到乡镇中心完小,形成集中办学。据宁蒗县教育局杨局长介绍,加泽“村”完小是个特例,宁蒗县的村小基本上都要撤并到乡镇中心学校,考虑到加泽村完小的学生人数有300多人,而且距离拉伯乡非常远,因此,保留了加泽“村”完小,并增加了学前班。
二、路上偶遇加泽“村”完小的老毕业生
        9月22日,我们驱车从宁蒗县城赶往加泽村完小,这次进山天气非常好,一路都没有下雨。但是50多公里的山路我们仍然花了6个多小时才到达。虽然整个路上碰到的车不过4辆,但一个转弯处,我们还是遇到了“堵车”,这次堵车却让我偶遇了文章的主人公小拉姆的爸爸杨永章。
        28岁的杨永章皮肤黝黑,他和同伴骑摩托车从县城往家走,由于前面被堵,他们的摩托车也过不去,我们就聊了起来。杨永章住在加泽村完小附近的上落科村,距离加泽村完小走路需要半个多小时,他小学就是在加泽村完小读的。

         他和我们说起了上小学的故事,五年级的时候,晚上要上晚自习,由于学校没有住宿条件,上完自习后就和同村的小伙伴一起翻山走回家。有时候他和小伙伴都在半路上升起火堆,在乡亲们田里摘些包谷,在火上烤着吃,然后大家在火堆边上睡一觉,第二天接着去上学,虽然苦,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幸福。
杨永章还告诉我们,他的6岁的女儿小拉姆今年开始在加泽村完小上学前班,由于学校的宿舍不足,小拉姆每天都要步行三十多分钟回家。他每次从外面打电话回家问女儿的学习情况,小拉姆都说每天走路非常累,回家就想睡觉,杨永章显得很无奈。
        三、加泽”村”完小教学楼改造成的宿舍
        加泽“村”完小面对大山,后面是坡度非常大的田地,学校的宿舍是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木架结构教学楼改造而成的,寝室墙壁很多脱落,并有很多裂痕。
        像加泽村完小将原教室改造成学生寝室的现象,在我国贫困地区非常普遍。由于资金有限,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中优先考虑教学楼建设,其次是改善配套设施,例如,学生宿舍楼、食堂、操场等,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,只能用原教室改造成宿舍、食堂。
        这样可以暂时缓解学生的住宿问题,但是,隐患非常多。第一,这个教学楼是老旧建筑,存在的安全隐患多;第二,每个教室住的学生非常多,寝室卫生状况差,特别是天热的时候,极易引起疾病流行,像疥疮等。
        我们看到加泽村完小一个寝室居然摆放了15张双层床,住了30多人,很多是两个人住一张床,五年级的杨国龙就是带着妹妹一起住。我们对床铺进行了测量,小床只有0.7米宽,1.65米长,非常小,两个人一起住一张床,晚上都无法翻身。

        四、小拉姆爸爸的喜悦:我的女儿可以住校啦!
        下午放学后,在学校门口又遇到了杨永章,他说趁这几天在家,下午有时间就来接孩子。在学校的操场上,杨永章说,加泽小学这些年变化还是很大。自己上学的时候教室就是几间土坯房,黑板是用木头架起来的,后来学校修建了两层的木架二层楼,就是现在的学生寝室。今年又修建了漂亮的教学楼,这就非常不容易了,因为建学校用的材料都要从县城拉过来,一块砖的运费和砖的价格基本上差不多,建设成本非常高。

        但是,现在大家都开始重视教育,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受到好的教育,还是希望学校有住宿条件,孩子们不用每天来回走路,这样孩子也累,家长也不放心。
为了感受山区孩子们的上学路,我们跟杨永章走了一段他们回家的路,山的很多地方坡度比较大,小拉姆只有慢慢爬着上去,特别到了雨天只有大人送,要是大人没有时间,孩子只得留在家里。
        我告诉杨永章,基金会决定援建加泽村完小学生宿舍楼,杨永章先是非常吃惊的问:“是吗?”得到确认后,他非常喜悦的说:“这样啊,我的女儿就可以在学校住啦!”
        杨永章和他的女儿小拉姆的上学路,既代表了我国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成就,让每个孩子都“能上学”。同时,也折射出我国偏远贫困地区的教育面临的困境,怎样让每个孩子“上好学”,孩子们需要明亮的教室,也需要宽敞、安全的宿舍楼,需要一张属于自己的温暖小床铺。

无    返回    下一页:中国扶贫基金会•恒大集团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

Copyright @ 2007-2012 zjxf.org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:江阴市朱蒋巷帮扶基金会 技术支持:无锡众鼎软件  免责声明
地址:江阴市朱蒋巷苏 联系电话:0510-66238181 苏ICP备12015686号-1
本站关键词:江阴慈善,江阴慈善基金会,江阴贫困帮扶,江阴贫困助学,江阴贫困助残,江阴慈善家,江苏慈善,江苏慈善基金会,江苏贫困帮扶,江苏贫困助学,江苏贫困助残

友情链接:宁波保安 填料 无锡家具 南通商标注册 尼龙抛光轮 变压器铁芯 无锡商标注册